教育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综述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8-29浏览次数:2898

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尤其是为积极申报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院规划为期三年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从申报准备到批准设立,历经了三年的努力进取。对此,学院在创收基金中拿出100万元,批准了六个以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科研创新队伍,围绕“教师教育”的主题,注重发挥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作用,期待他们能拿出有所创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这六个创新团队分别是:(1)教育系由陈建华教授领衔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员包括:谢利民、钱扑、丁念金、夏正江);(2)刘次林教授领衔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与发展  ”(成员包括:岑国桢、李丹、段鸿);(3)王荣生教授领衔的“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与课堂教学有效性 ”(成员包括:吴忠豪、郭开平、于 龙、余党绪);(4)校长研修中心俞可副教授领衔的“基于职业社会化的校长专业发展研究 ”(成员包括:张艳辉、李霞、许苏、张晓峰);(5)初教系沈嘉祺副教授领衔的“初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成员包括:钟文芳、丁炜、惠中、袁红﹤中途出国﹥);(6)管理系朱炜副教授领衔的:“教育制度变迁与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成员包括:李莉、翟静丽、吕杰昕、包含﹤中途出国﹥)。

经过三年的建设,六个创新团队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第一,整合与优化了创新团队内部科研资源,激励团队成员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以提高教育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六个创新团队共有C类以上论文94篇(其中A7篇、B118篇、B222篇);第二,团队成员积极申报和承担申请到的国家级项目或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并积极申报各级政府类奖项建设期内批准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全国教科项目1项、上海市教科项目2(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建设期间获得的政府类奖项有九届哲社一等奖1项、九届教科一等奖1项、十届教科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第三,服务地方有实效。加强了与中小学的联系,积极为中小学解决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教育学院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教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水平与能力;第四,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空间,拓展国际化视野。最终形成教育领导中德高端对话机制,类似的教育领导国际对话机制在国内堪称首创。提升了我校教师教育在国内同类学校中的话语权。

具体而言,这次设立的六个创新团队中尤以教育系“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与发展”以及校长研修中心“基于职业社会化的校长专业发展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1)陈建华教授的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三个“并举”的研究原则: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并举、科学实证研究与哲学规范研究并举、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并举。还把握了三种研究方式的统一:行动研究、扎根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这使得他们的研究既能够重视教育理论、又能够关注教育实践,很好地把握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统一。研究紧紧围绕着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展开。通过课题研究,在取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扩大了学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三年来,团队成员在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学开展了许多合作教育研究,服务中小学。创新团队成员深度支持的中小学有:普陀区晋元高级中学、玉华中学、文英小学;长宁区法三小学;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浦东杨思高级中学;浙江台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台州市双语学校、台州市洪家中学、舟山市定海高级中学。创新团队成员一年来还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做学术报告五十多场,遍及上海、浙江、云南、江西、天津、安徽、广东、江苏等地。帮助中小学开展教师教育研究、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办学思想的提升,帮助中小学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2)刘次林教授的团队以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认为,以学定教的教育将重新界定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位处同边,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要体现在走进学生,与学生构成同边促进的关系。对学生及其家庭、班级、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理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构成部分。这样就突破了以往以一般人际关系(如民主、平等、对话等)来简单迁移至师生关系的做法,提出了基于对教育本质理解的教育性师生关系,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关系。所以,不少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人文特色,关怀学生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内在性、社会性素质,尤其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反应社会发展新时期及青少年特点的主流价值观;明确了它们在“个体-集体”维度上的属性,这有助于后继跨文化研究的开展;明确了青少年对主流价值观做出普遍意义、个体意义评定时两者的显著相关性;明确了青少年在相应消极价值观之“存在”、“认同”两方面上的情况。

在研究方法上,能够根据研究主题的差异选择相应的方法,既有理论思辨,又有实证调查。研究者在进行青少年价值观情况的调研时,还体现了使用方法上的精微和创新。如,使用经信度效度检验的命题句而非通常使用的量表及称名,避免了大词效应;对相应的消极价值观念“存在”、“认同”的调查,为迄今研究所罕见,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研究内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社会性内容的情境模拟的行为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实证研究中亦属少见,很有难度。

该团队凝聚了教育学院德育教育、道德心理的研究力量,推动了德育学科建设的新进展;通过发表成果、参加和主办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展示了我院德育研究的整体力量;培养了队伍,增强了团队成员在本领域的影响力。

(3)俞可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及特色、突破、创新主要体现在国际合作、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国际合作: 通过与学校发展国际网络组织缔造者Prof. Dr. Hans-Günter Rolff,欧洲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名誉主席Dr. Burkhard Mielke共同发起“教育领导中德高端对话”,最终形成“教育领导中德高端对话”机制类似的教育领导国际对话机制在国内堪称首创。在此基础上,多特蒙德理工大学(该校教育学学科在全德国排名前三)与上海师范大学即将结成姊妹学校,双方校领导已明确意向,并全权委托创新团队负责人具体操作。还值得一提的是,20094月,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决议设立我校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由该创新团队负责人领衔。同时还策划与承办了在高职高专领域的首次中德高端博彩平台大全。

学术研究:可具体划分为校长专业标准国际比较、校长专业发展国际比较、教师专业发展国际比较、教育传统国际比较以及教育领导研究方法论国际比较。在国内外高水平的杂志上都有论文发表。社会服务:承担了闵行区校长领导力研修班和杨浦区的校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尤其是后者,在研修模式上作了如下创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厘定研修班工作目标;确立“主题+研修+反思”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如采用同伴互助与分享、案例学校工作坊、专家组逐个点评;以“研修服务工作,工作促进研修”定位研修项目的性质,从而使研修班既追踪课程改革与教育理论发展前沿论题,体现教育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前沿性、学校课程建设的规范性、专业性、思想性及其特色化,又妥善处理研修班的理论学习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为打造大都市教育家型校长积累经验,在导师聘任及教育案例选择上,有意识聘请境外优秀教育领导及市内外较具本土化教育经验的优秀教育领导,以及选择国际上有影响的教育案例,拓展校长的思考空间;探索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深度合作的新举措,从而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该项目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于:贯彻与落实“教育家办学”指示与“教育国际化”方针;创建教育领导学学科并推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架设教育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并形成机制;为政府决策与校长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4)王荣生教授的团队在理论研究上有建树,一些学术观点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如: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除旧纳新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一些研究术语逐渐成为语文学科研究的通用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选文的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所倡导的研究方法成为共识。如语文课例研究;同时还承担了重要教材、教学用书的编写任务。如:即将公布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学习用书:《博彩平台大全》、《博彩平台大全》。即将公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本科教材《博彩平台大全》、《博彩平台大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系列”《博彩平台大全》、《博彩平台大全》等;并且促成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该团队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由国内的学术前沿逐步建设成国内第一流的,在海外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语文教育研究高地。

 

此外,还有(5)沈嘉祺副教授的“初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以及(6)朱炜副教授的“教育制度变迁与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经过潜心研究,他们也都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并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创新。(蔡冬青部分资料源于各创新团队的结项总结)